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高水平崛起
发布日期:2015-12-17
科好集团Safeline Group科好研究院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并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大方法和三大途径,最后指出了高水平崛起的关键。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创新贡献的人。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归纳得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并展开思考。
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5、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期待取得成功,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只服从真理。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创新型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型人才,社会就有了进步的希望。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疗效。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人类可能永远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型人才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型人才,那不仅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型人才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只有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技研新阳集团自2013年导入“创新方法”工具,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和金点子创意大赛,在两次比赛中一共产生了19项专利、4000余条创意,成效瞩目,经济效益不可估量。这再次说明了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1、出台鼓励创新型人才的政策
在对典型国家或地区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分析中,发现但凡有效的政策,都具有长效性和一定的灵活度,并且充分结合了本国的现状,具有本国的特色。一些有代表性的人才激励政策包括:
(1)美国注意培养与引进并重,美国的综合国力与制度对人才是最大的吸引力,重视吸引第三世界人才。
(2)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传统强国注重激励机制及政策的长远和基础效应、提供高层次的精神激励,并且按梯队和行业对人才进行分类。
(3)日本、韩国、新加坡人才激励的重点在实用、少而精、培育与引进并重。
(4)澳大利亚与印度则注重本国旅居海外人才,且印度还承认双重国籍,这一政策对那些旅居印度之外的印裔人士特别有效,较强地吸引了该部分人才。
以上各地区的政策各有其闪光点,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一个完善的、先进的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使用的政策体系,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型人才的氛围。
2、给创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推动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建设,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中培养中高级专家和创新人才团队,打造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
创新型人才成才需要实践平台和竞争机会,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大多是在承担重大任务和项目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是在不断的挑战和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的。20世纪50年代,我们的“两弹一星”计划,培养出一支为世界瞩目的核技术和导弹技术高级专家人才群体。进入新世纪,以实施载人航天和登月工程为基础,一批年轻的国际一流航天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奠定了支撑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7000米深潜工程、青藏线、三峡工程、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超速计算机等重大工程项目也锻炼成长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成为凝聚人才、培养科学家的大熔炉,成为历练科技领军人物的主战场。培育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推动他们在重大项目实践和技术创新中锻炼成长。
3、给创新型企业更多的引导与支持
企业是创新型人才施展才能最广阔的舞台,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创新型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以下方面有选择地给予支持:
(1)国家科技计划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创新型企业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予以立项支持;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承担。科技金融工作对创新型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2)加大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
(3)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强标准和知识产权工作。支持创新型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并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试点工作。支持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自主品牌战略等。
(4)加大对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且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授予奖状。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奖励,对创新业绩突出的创新型企业给予优先奖励。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1、从学校抓起,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和大学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当前,我国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取之不竭的优质资源和环境。
首先,教师要教学科研并举。现代大学兼具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功能。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才能居高临下地用科技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大学阶段,更多的时候需要经历小学、中学阶段。尤其中小学阶段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实践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因此必须重视创新知识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最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熏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不仅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因此,要重视学校的创新文化建设,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
2、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创新培训课程
政府有必要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创新培训课程,对创新型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培训,组织对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化培训,组织创新型人才到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进行创新方法的交流与合作,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3、建立创新型人才组织
创新型人才组织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服务,架起创新型人才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该类组织的职能可包括以下内容:
(1)及时组织宣传国家、省、市创新型人才政策动向,把握政府创新型人才政策导向;
(2)开展创新型人才研究、培养、管理领域的国内交流与合作,举办国内经验交流和商务展览活动,开展创新型学术研讨工作;
(3)组织专家在企业创新型人才管理及其相关领域开展咨询服务,引进、推广先进的企业创新型人才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提升创新型人才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
(4)承担政府委托的职能和工作,完成政府部门授权委托及会员单位、个人委托的工作事项,开展市场调查,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5)为会员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咨询和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开展创新型人才培训、研讨、咨询、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6)表彰为创新型人才研究、培养、管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
五、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关键
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压力,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急迫。另一方面,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新能源、纳米、互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周期明显缩短,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新一轮经济繁荣。面对新的竞争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措施,积极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从科技发展的现状来看,党一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实施,推动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2010年我国研发人员当量达到255万人年,占全球总量的1/5,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7062.6亿元,各类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73.4%;国际科学论文数从2005年世界第五位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世界第三位,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906亿元,已经形成较完备的科研基础条件体系。
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但是,科技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缺乏核心技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进程,充分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实现高水平崛起,必须高度重视和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六、结论
为实现国家的高水平崛起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有必要打造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出台鼓励创新型人才的政策;
2、给创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3、给创新型企业更多的引导与支持;
4、从学校抓取抓起,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和大学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5、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创新培训课程;
6、建立创新型人才组织。
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组织,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为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高水平崛起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没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高水平崛起不仅难以实现,连顺应历史的潮流提出新的理想都有现实的局限性。所以,高水平崛起呼唤着人才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此,社会各组织机构和各阶层领导干部任重道远。
(科好集团Safeline Group研究院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